你知道橘色是什麼顏色嗎?那是熱心腸的顏色,也是日落的顏色。
這句溫暖的對話出自於一部小眾電影—《逆光少女》。
這是一部暖心的電影,故事很平淡,人物也很渺小。沒有多少人看過,但看過的人一定被它感動。
《逆光少女》是由日本導演長谷井宏紀拍攝,講述的是菲律賓貧民區一個乞討小女孩與一位盲人賣藝大叔的故事。
女孩布蘭卡,生下來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。被母親拋棄後,在街頭靠乞討和偷盜為生。她渴望能有個愛自己的母親。於是,有個天真的想法在她心裡萌動。
「這世界上很多東西有可以買到,大人可以買個小孩,那我也攢錢去買個媽媽吧。」
為了這份可以買來的溫暖,她便更努力地賺錢,由此結識了在街上靠唱歌賣藝為生的盲人大叔彼特。但布蘭卡卻不忍心一次次拿走彼特的錢,她就自願成為了彼特的眼睛。
直到有天,警察開始驅趕彼特。布蘭卡便決定要帶著彼特一起去另外一個城市尋找媽媽。
一個不到10歲的女孩,一個盲人老頭,同樣無依無靠,同樣天真可愛。他們倆開啟了一場新的旅行,碰上了形形色色的人。看似隨意,卻很堅定。
其實,這部電影中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,但人物的塑造卻展現地十分真實。
看似熱心的酒吧老闆為了招攬生意收留了會唱歌的布蘭卡和彼得,卻在一次誣陷事件中透出出了尖酸刻薄和貪財的本性,私吞了布蘭卡所有存下的積蓄,並將兩人趕出酒吧。
小個子服務生因為嫉妒布蘭卡的天賦和老闆的喜愛,故意趁彼得不在場時,將櫃檯中的錢偷偷地放在布蘭卡的包中。誣陷成功後,便躲在角落中暗自得意。
虛情假意的大嬸嘴上說要幫布蘭卡找媽媽,實則是個人口販子,趁和彼得分開時,將布蘭卡騙到妓院中。
飽受社會歧視的人妖妓女,卻展露了溫柔善良的一面。打走了欺負布蘭卡的小流氓,還帶著盲人大叔去尋找處在危機中的布蘭卡。
這些看似平常小事的堆積與鋪陳,卻實實在在地為觀眾展現著社會的複雜與多彩,它在告訴我們:
來到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完全單純的,不要以貌取人,更不要輕易揣測。
人心終究會有一塊柔軟的地方,然後會被同樣破碎的靈魂溫暖。不是說惡魔就沒有柔軟的一面,只是他們不會輕易地展現給旁人看。
整個電影的顏色偏暖,節奏也非常緩慢。可以說,全片沒有一個特殊的高潮部分。就像是一位老人絮叨著一些普通的小事,但卻故意弱化了那些曾經經歷過的傷痛,更顯得雲淡風輕。
總之,很多人都被這部小眾的電影治癒了。
影片尾聲,布蘭卡與彼得的一段對話:
「送我去孤兒院吧。」
「那你要乖乖的。」
生活畢竟不是童話故事,我們也不可能只生活在幻想的美好中。
彼得是一個失明而且貧困的老人,他無法承擔起養育一個不到10歲的小孩子的重擔。他需要對這個孩子負責,而孤兒院便是最穩定的歸宿。
第二天,老少兩人坐在公交車上。女孩趴在彼得的腿上熟睡,彼得一遍又一遍地輕撫著女孩的面龐,像是在告別,充滿不捨,但卻不得如此。
最終,女孩子坐在彼得的吉他小車上,指揮著彼得推著她前進。兩人有說有笑,那溫馨的場面就像是一對父女的旅行,然而終點卻是:孤兒院。
電影聚焦的是菲律賓最底層的人們,但卻絲毫感受不到為了生活掙扎的痛苦。本身都是一些無依無靠的人們,但卻擁有著世界上不帶血緣的最純真的親情和友情。
或許他們都不曾擁有過生活,他們有的只是生存。但,無論如何艱難,陽光還是會灑在他們的臉上,冷酷的現實也不會剝奪他們愛的權利。
最後,是布蘭卡在劇中唱的歌曲歌詞:
「路邊有一棟小屋,紙板和垃圾砌成的小屋。
當月亮哭泣,天空下雨,小屋慢慢被沖走。
但若我們勇敢,屋子會漂浮起來,就像是彩虹海中的一艘船。
魚兒會加入我們的旅程,濺起的每朵水花都是待實現的夢。」
電影資訊
名稱:逆光少女(Blanka)
播出年份:2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