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義大利警世小品到英國愛情故事,在莎士比亞之前,這些人都曾寫過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

by YX
Published: Updated:

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是莎士比亞最爲著名的作品之一,至今仍被不斷以各種表演形式上演。只不過,這部作品並不是莎士比亞的原創,而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。

源自古希臘的故事雛形

最早的起源之一,是西元5世紀的古希臘小說《以弗所傳奇》(Ephesian Tale of Anthia and Habrocomes),又稱為Ephesiaka。在這部作品中,描述了主人翁Anthia和Habrocomes的愛情故事,其中服用安眠藥來逃避婚姻的情節,與莎士比亞筆下茱麗葉服用藥物以假死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。

1476年,義大利詩人Giambattista Marino 出版的《故事集》一書中,短篇故事《Mariotto and Gianozza》就是描述在錫耶那的一對情侶,劇情包涵了由神父相助的秘密婚姻。

故事中,男主角Mariotto被放逐後,女主角Gianozza如同死亡般的昏睡導致家人為其舉辦了葬禮,然而Mariotto卻沒有即時從神父那裡得到情人尚在人間的消息。

這個故事並未涉及兩個結下世仇的家族,並且Mariotto最終是被捕遭斬首,Gianozza則因過度哀痛而死亡。

關鍵人物與背景陸續出現

1530 年,義大利作家Luigi da Porto在他的小說《最新發現的兩位貴族情人故事》(Historia novellamente ritrovata di due Nobili Amanti)中,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十三世紀的維洛納,第一次爲這對情人取名Romeus與Giulietta,可見羅密歐與茱麗葉名字的雛形。

故事增加了,「維洛納的蒙特基」(Montecchi of Verona)與「克雷莫納的凱普萊特」(Cappelletti of Cremona)兩個家族之間世仇的描寫,包括Theobaldo(也就是茱麗葉表格的原型)被殺等其他重要細節,也都在此版本中被確立。

1554年,在義大利小說家Matteo Bandello的《短篇小說集》中,《Romeus and Giulietta》的劇情增加了奶媽這個忠誠、詼諧有趣而又不失狡黠的人物形象。

從義大利流傳到法國、英國

1559 年,法國作家Pierre Boaistuau從Matteo Bandello的小說中,選取了六篇帶有警世誡勉意味的小說翻譯成法文,出版《悲劇故事集》(Histories Tragiques)一書,其中第三篇就是關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。

法譯本除了增加賣藥人這個角色,還把故事的結尾改爲羅密歐在茱麗葉醒來之前死去,茱麗葉用羅密歐的短刀自殺。

這篇法譯小說成爲1562年出版的英國詩人Arthur Brooke敘事長詩《〈The Tragical History of Romeus and Juliet〉的直接靈感來源。

1594年,莎士比亞讀了這篇長詩後,構思創作出了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,這也是我們今天看到的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。

莎士比亞改寫故事價值觀

莎士比亞根據Brooke的長詩創作出了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,無論從人物的角色設定還是情節安排,都與Brooke的詩作相近,甚至可以說脫胎於此;但兩者只是形似, 在價值觀上並不相同,甚至幾乎可說是完全相反。

故事情節方面,Brooke的主人翁相識時間長達九個月之久,其中三個月男女主角都沉醉在幸福的愛河,且男主角夜夜爬進朱麗葉的窗戶同床共眠。

在Brooke眼裡,這對愛人是一對壞情人的典範,他們不肯接受良言相勸,成爲慾望的囚徒,最後導致悲劇。

然而,莎士比亞將全部劇情濃縮在五天之內,羅密歐與茱麗葉從見面到殉情,不過三十六個小時。更重要的是,莎士比亞無意像Brooke那樣想以此愛情悲劇警示年輕人要恪守道德規範,遵循父母之命。

莎士比亞要塑造的,是一對真愛至上,掙脫道德束縛和家庭禁錮的青春愛侶,以自己的情死化解了仇恨的神奇,成就了不朽的愛情。

相關文章